“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扶余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未来五年,我们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准确把握形势,抢抓发展机遇,主动迎接各种挑战,发挥优势,加快发展,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水平再上新台阶。
一、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与宏观背景
(一)“十一五”计划实施情况
“十一五”时期,县委、县政府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明确提出并认真抓好“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五城联创”三件大事,着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努力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促进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十二五”时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1、综合经济实力再上台阶。初步统计,2010 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31.2亿元,年均增长34.1%,比“十一五”计划高6.3个百分点;全口径财政收入达到3.31亿元,年均增长26.4%,比“十一五”计划低8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28亿元,按可比口径年均增长23.5%。
2、改革开放积极稳步推进。以企业改革为重点的各项改革全面推开,下岗职工得到了安置或补偿。截至2010年末,全县包括粮食企业在内的国有企业全部改革到位,民营经济实现了超常规发展。多种经济成份共同竞争的所有制格局基本形成,2010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0亿元,年均增长37.3%。农村税费改革、乡镇综合配套改革、财政四项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等迈出实质性步伐。对外开放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高,2010年外贸出口总额达到600万美元,年均增长18.2%;五年招商引资累计实际到位资金245.8亿元,年均增长33.6%。
3、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经济呈现出速度加快、结构改善、效益提高、活力增强的良好态势,2010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62亿元,年均增长77.7%。第三产业有了新的发展,2010年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89.1亿元,年均增长37.7%,占GDP比重达到38.5%,比2005年提高4.6个百分点。农业产业化经营迈上新的台阶,五年来,全县共投资近2亿元,培育和建设了一批具有较强实力的龙头企业、基地和品牌。2010年农业增加值达到56.4亿元,年均增长15.2%。
4、固定资产投资成效显著。先后建设了扶余联润生猪屠宰加工、鹏鸿木业、晟普汽车配件、恒通机械、合众玻璃、利源米业等一大批重点工业项目。先后建设了松干防洪、灌区泵站改造、堤防桥涵、村村通公路、城乡电网改造等一大批水利、交通、能源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了城镇供水、供热节能改造、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城区道路等一大批市政设施重点项目。先后建设了农村安全饮水、泥草房改造、棚户区改造和廉租房等一大批民生重点项目。全县五年累计完成投资400亿元,超过“十一五”计划250亿元,年均增长57.4%。
5、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先后实施了县医院异地新建、计生服务中心、中小学危房改造和布局调整、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博物馆、大金碑保护及辽金博物馆、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等一大批社会发展重点项目,教育、卫生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均3.9‰,明显低于“十一五”计划控制目标。文化、体育、档案、新闻、广播电视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6、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1650元和6800元,年均增长17.4%和14.3%。城市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大大提高,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农村供电、交通、饮水等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五年减少贫困人口3万多人,多层次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形成。
(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1、经济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影响县域综合竞争力快速提升。扶余是农业大县,又是后发展县,工业基础薄弱,第三产业相对滞后,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虽然近几年工业经济有了较快发展,但是传统产业和初级产品比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几乎没有,后续发展力量明显不足。
2、就业和社会保障能力较弱,社会稳定压力较大。作为新兴县,城镇低收入人口和农村贫困人口比重大,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资金需求大,自有财力有限。同时,全县每年实际提供的就业岗位与全社会就业岗位需求有一定差距,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也急需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
3、农村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农民增收难度较大。扶余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普遍较低,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比较突出。“十一五”期间,扶余农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14.3%,低于城镇水平。
4、资源环境约束日益突出,“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明显转变。2010年,扶余万元GDP综合能耗为1.566吨标煤,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和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分别为50%和50%。2010年,二氧化硫排放总量达746吨,遏制空气污染、水体污染的任务十分艰巨。
(三)“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背景
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力促经济回暖,仍是国际形势的主流,区域经济一体化、新科技革命和全球性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既孕育着机遇,也潜伏着挑战。这些因素有利于扶余县依托现有工业基础和产业配套能力,有可能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接受国际先进技术、资金和产业转移,获取更多的产业发展机遇。但是,各种贸易保护尤其是技术壁垒、环保壁垒和反倾销逐渐增多,针对中国的贸易纠纷和摩擦不断升温;国际资源由少数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过度垄断,价格上升。这些因素,对扶余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特别是对木制品、杂粮杂豆等传统优势产品出口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
从国内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趋势分析,将从五个方面给扶余带来机遇:
1、转变发展方式带来的机遇。特别是随着消费结构升级和“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会有效推动扶余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
2、实施“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带来的机遇。“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将在“十二五”期间进入攻坚阶段。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振兴总体规划已经过论证,正式批复下发;吉林、辽宁两省规划已基本衔接完毕,即将批复下发。在政策上为扶余实施“工业立县”战略、培育和发展主导产业提供有力支持。
3、建设“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带来的机遇。扶余作为长吉图的近邻,与其他城市的产业互补性较强,建设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有利于扶余加快与长春及其他城市的产业对接,实现错位发展,也为扶余打造区域中心城市功能、集聚大项目、扩大经济腹地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4、国内大企业调整布局、沿海产业转移带来的机遇。扶余区位优势明显、交通条件和产业基础较好、商务成本较低,必然受到国内大企业调整布局、沿海产业转移的重点关注。
5、扶余自身优势与发展带来的机遇。“十一五”期间,扶余建成了一大批重大工业项目,形成了200多亿元总产值的产出能力,“十二五”将是大规模投资建设的回报阶段。
但是,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注重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抑制投资的过快增长,将是“十二五”期间宏观调控的重点,这对以投资拉动为主、初加工型结构特征明显的扶余工业经济,其负面影响将更加突出。同时,能源及主要原材料短缺,资金紧张的“瓶颈”难有缓解,区域之间、城市之间客观存在的竞争态势将进一步加剧。
(四)扶余县经济发展阶段定位
2010年,扶余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9100元,是吉林省平均水平的90%。工业是全县国民经济的重点产业,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6.8%。木材加工、水泥建材等产业在吉林省内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实木门窗、食品、机械制造等新建产业已具雏形。按国际上通行的工业化划分阶段,扶余县总体上处于工业化初期起步阶段。
二、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方针与发展目标
(一)战略方针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为动力,以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构建节约型社会和建设“和谐扶余”为长远目标,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着力推进产业创新、技术创新、体制创新,不断提升县域竞争能力、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努力把扶余建设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走在全省前列。
(二)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经济增长速度继续保持高于全市、全省平均水平,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努力实现“三超”目标(即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超530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超7亿元,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1000亿元),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奠定基础。
1、经济发展目标。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30亿元,年均增长18%以上;人均GDP在66000元以上。全口径财政收入达到7亿元,年均增长16.2%,地方财政收入达到4.5亿元,年均增长14.6%;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达到1000亿元、力争1200亿元;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五年累计63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外贸出口达到1000万美元,年均增长10.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20亿元,年均增长24%。
2、经济结构调整目标。产业结构更趋合理,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有所提高,到2015年在40%以上,三次产业比重20:38:42;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在30%以上;城镇化进程继续保持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15年城镇化率达到38%。
3、社会发展目标。以农村为重点的公共服务状况明显改善,重点传染病、慢性非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农村卫生信息网络和卫生监督网络基本建立;基础教育进一步巩固提高,到2015年全县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在87%以上,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延长至9年以上,职业教育结构合理,办学条件明显改善;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到2015年社会研发(R&D)经费占GDP比重达到2%;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社会公共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到2015年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在98%以上。
4、人民生活目标。千方百计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质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500元和11000元,年均分别增长15.1%和10.1%以上;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6岁。
5、公共服务目标。到2015年,全县总人口81万人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6‰以内;就业比较充分,五年累计增加城镇就业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0万人;社会保险体系更加完善,到2015年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26%,农民养老保险全面铺开,参保率30%;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8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95%以上。
6、资源与环境建设目标。资源利用率稳步提高,万元GDP综合能耗年均下降4%以上,到2015年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5%;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到2015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8%,重点污染源工业废气综合排放达标率在80%以上,城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在2010年水平。
“十二五”发展目标主要量化指标均按现有统计口径和2010年统计数据测算,分为约束性和预期性两类。约束性指标有总人口、万元GDP综合能耗、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率和农民养老保险参保率、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等,是县政府在公共服务和环境保护等涉及公众利益领域对各乡镇(包括工业集中区、工业园区、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县直有关部门提出的工作要求,县政府主要通过合理配置资源和有效运用行政手段,确保目标实现。其它指标均为预期性,主要靠市场主体行为来实现,政府要为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并适时通过政策调节,引导社会资源配置,努力实现预期目标。
三、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把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放在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位置。加大与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合作,集中力量开展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全面提升综合竞争实力,着力打造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优势企业和名牌产品。通过5年努力,把鹏鸿木业、宏原木业建成省内最具竞争力的木制品加工企业;把扶余联润公司、湖雪食品公司、润禾食品公司建成省内最具成长力的食品加工企业;把冀东水泥扶余公司、亚泰水泥扶余公司建成省内最强的水泥生产企业;把汇海酒业公司建成省内最大的白酒生产企业;把恒通机械、晟普汽车配件建成省内最优质的机械加工企业;把合众玻璃公司建成省内最大的轻工业品生产企业。同时,进一步招商引资,上马一大批投资亿元以上甚至是10亿元以上的大项目,尽快达产达效。
(一)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木材加工、食品加工、水泥及新型建材、机械制造等传统产业,形成四大产业板块。
1、木材加工板块。突出扶余木材加工产业优势,加强核心技术研究,应用新工艺,开发新产品,全面提升竞争能力。重点发展多层板、装饰板、实木门窗以及耐热、耐冷、耐磨等高性能特殊木板材。
2、食品加工板块。发挥扶余畜牧业优势,重点发展猪、牛、羊、禽深加工项目。支持扶余联润公司达产达效,开发新产品。扶持湖雪食品、润禾食品等食品加工企业扩大生产,开发新产品。通过招商引资,上马一批投资规模大、经济效益好、拉动作用强的食品加工项目。
3、水泥及新型建材板块。按照“发展大水泥,淘汰小水泥,开发新材料”的发展方向,引导水泥及建材行业向高性能、低能耗、低消耗方向发展,继续扩大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规模,开发新型墙体材料、新型装饰装修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绿色建材产品。“十二五”期间,重点实施冀东水泥扶余公司二期扩产、亚泰水泥扶余公司二期技改以及新型墙体材料加工等项目。到2015年,全县水泥产能力争达到200万吨,新型墙体材料满足城乡建筑市场需求。
4、机械加工板块。支持恒通机械、晟普汽车配件等企业技改和扩产。鼓励依托长哈两市汽车、石化、医药等产业,发展配套机械加工项目,重点开发高性能、低成本、低消耗、高附加值产品。“十二五”期间,重点实施恒通机械技术改造、晟普汽车配件扩产以及引进新的机械加工项目。
(二)培育壮大后续产业
重点发展农畜产品加工、食品轻工、机械加工、化工等具有一定基础和发展潜力的产业,形成有梯次、有层级、有后劲的后续产业集群。
1、农畜产品加工行业。进一步完善原料—产品产业链,不断扩大农畜产品优势,带动玉米、花生、杂粮杂豆以及猪、牛、羊、禽等系列加工,增强原料与加工的配套能力。加强资源整合,启动90万吨玉米深加工项目建设和嘉实油脂公司生产,力促投产达效。扶持县内粮食加工和杂粮杂豆加工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形成产业集群。大力招商引资,落户一批农畜产品加工项目,使农畜产品加工成为扶余的支柱产业。
2、食品轻工行业。依托现有产业基础,立足市场需求,促进食品加工行业延伸加工,以加快产品开发、提高产品档次为重点,朝着方便、特色、绿色、营养保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合理配置和利用再生纸资源,加快再生纸工业科技创新和结构调整步伐,做大做强再生纸企业。大力发展包装制品、文化用品和卫生用品等再生纸延伸加工业。整合木材加工企业,推动企业联合,加快高端产品开发,打造木材加工业优势。
3、机械加工行业。依托现有产业基础,重点发展两大产业集群:一是以石油机械配套为重点的装备制造集群,进一步加大开发力度,扩大输变电设备、环保设备和轴承、模具、铸管、电线、电缆等机电基础件产品生产。二是以汽车零部件为重点的汽车配件制造集群,重点开发电动汽车、环保双燃料汽车、环卫压缩车等特种车配件生产,带动汽车配件制造业迈上新的发展台阶;依托现有企业,着力培植一批具有行业竞争优势的汽车零部件骨干企业和产品品牌,提高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组织程度和集约水平,增强配套能力。
4、化工行业。积极呼应松原市、吉林市石化工业产业扩张,开发一批与大石化工业配套的下游项目,填补扶余石化工业空白。在化肥、环保胶的基础上,开发光电子化工产品、生物化工产品,逐步实现精细化工产品的产业集群。
(三)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依托扶余邻近长哈两市的优势,借助科技、人才力量,积极引进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到扶余建立转化基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式发展。按照突出重点领域、强化产业集成和促进重点企业形成规模、重点产品形成名牌、高新技术产业形成板块的思路,集中培育发展光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领域。
1、光机电一体化。加强工业自动化技术、激光加工技术、精密成型加工技术、数控技术和传感技术,重点发展数控机电设备、智能物流设备、自控性制冷设备等产品。
2、电子信息。依托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重点培育和发展三大系列产品:智能卡及卡机具系列产品;纺织印染设备现场总控系统、物流系统信息平台及其它应用软件产品;专用集成电路、新型元器件产品。按照“引进、培植、改造、转化”的发展思路,组织实施一批重大信息产业化项目,培育一批重点骨干企业和拳头产品。
3、生物医药。按照“发展现代生物技术、发展优势原料药、推进中药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加快引进原料类药、抗肿瘤类药、激素类药、抗生素类药、硬膏类药五大类生物医药企业。
(四)整体提升工业竞争力
重点抓好工业集中区、工业园区建设,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着力打造成一批名牌产品,全面提升扶余工业的整体竞争力,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1、抓好工业集中区、园区建设。集中力量办好扶余工业集中区、弓棚子工业集中区两个省级工业集中区和陶赖昭工业园区、蔡家沟工业园区两个市级工业园区,将其建成重要的技术创新平台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加快扶余工业集中区东扩进程。条件成熟时,按照农民进城、工厂出市、企业进园的要求,“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配套、突出特色”,再培育和发展1—2个工业园区。
2、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围绕优势企业和重点产业,进一步调整企业组织结构,着力培育一批大型骨干企业,有条件时,培育一批企业集团。以提高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培植特色产品为主导,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促进中小企业扩能上档。
3、实施精品名牌战略。以培植名牌企业、名牌产品和知名企业家为重点,引导企业大力开展产学研活动,提高产品研发能力,培育和发展自主创新品牌。到2015年,力争全县吉林名牌和吉林驰名商标8—10个,全国级的2—5个。
(五)加快建筑业现代化进程
积极调整建筑业结构,引导建筑企业向专业化、机械化、集团化方向发展,加快建筑业现代化进程。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强化行业管理,大力推行建设监理制、招标投标制,严格合同约束和工程质量管理,形成有序竞争的市场机制。积极推广应用建筑设计、施工、装饰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不断提高设计、施工和装饰水平。加强重点建筑企业技术装备改造,提高建筑企业技术装备水平。提高散装水泥和商品混凝土的利用水平。
四、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为重点,以明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和培养有文化、讲道德、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目标,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发展现代农业
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1、农业结构调整
(1)种植业。在基本稳定粮食产量的前提下,大力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放手发展高效经济作物,提高种植业板块化、集约化程度,提高种植业比较效益。到2015年,经济作物总产值占种植业总产值的比重在50%以上。
(2)林业。加快林权制度改革,全面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调整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实行林业分类经营,提升林业质量和整体水平。“十二五”期间,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三北防护林、外资造林、国家和省级重点生态公益林项目,全面启动大金碑湿地保护项目,实现生态林、经济林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
(3)畜牧业。重点发展猪、牛、羊、禽养殖,扩大特种动物饲养规模。在生产经营方式上,大力推广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生产模式,改变人畜、人禽混居,畜禽混养状况。开展动物疫病防治研究,推进标准化生产,建设动物无规定疫病区。到2015年,全县猪、牛、羊、禽要发展到160万头、42万头、46万只、1850万只,分别年均增长3.2%、2.4%、2.2%、2.8%。
(4)水产业。利用良好的水域资源,重点发展鱼类精养,建设苗种繁育基地。大力发展库区休闲渔业和观赏渔业,把鱼类养殖与旅游观光有机结合,实现渔业生产多样化、优质化、品牌化、高效化。
2、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各类专业性合作组织,培育壮大农业市场主体,切实提高农村组织化程度,依靠工业化带动农民致富,依靠产业化加快农业发展。
(1)培育龙头企业。加大政府投入力度,重点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把重点经济合作组织做大做强。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国内外农产品加工、储运知名企业到扶余落户,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向更高层次发展,争取“十二五”期间有1至2家企业进入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行列。
(2)扩大基地建设。建设蔬菜、畜牧、水产、林业四大优质农产品产业带和花生、芝麻、杂粮杂豆、生猪、黄牛、禽类六大特色基地,逐步形成大集中、小分散、分工明确、优势互补的农业产业化基地布局。
(3)延伸产业链条。农产品加工领域,重点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粮油制品加工、水产品加工、畜禽制品加工、果蔬饮品加工。农产品流通服务领域,重点发展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中介组织,促进生产与市场的融合,降低龙头企业的交易成本,提高农户抗御风险的能力。
3、农业科技进步。加快先进实用技术在农业上的推广应用,推广一批影响农业发展的关键技术,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1)创新农技推广机制。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推行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采取项目扶持、技术与利益挂钩等激励措施,鼓励农业科技人员到农业生产经营第一线开展技术服务、实施科技项目、创办科技实体。加强农业科技园区建设,鼓励和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各类经济合作组织参与农业科技推广,促进农业新技术的转化和应用。
(2)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以“扶余农网”和“农易通”信息平台建设为重点,整合农业、气象、水利、林业、畜牧信息资源,建设扶余“数字农业”;搭建信息平台,疏通传输渠道,向农村基层延伸,形成县有信息台、乡镇有信息站、村组有信息员的信息网络体系,构建起为龙头企业、专业协会、种养大户提供资源信息、政策信息、技术信息、市场信息的快速通道。
(3)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认真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将农业标准化纳入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范围,健全农产品安全检测体系,建立农产品产地认证和市场准入制度。结合创建无公害基地、农业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和动物无规定疫病区工作,做好绿色、有机食品认证,建设一批县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提高农产品品牌质量效应。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认真贯彻落实“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增加各级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公共事业和公共服务的支持,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
1、改善农民生活条件
积极推进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逐步改善水源污染地区的饮水水质,分步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安全问题。实施户用沼气池和小型沼气工程,以沼气建设为纽带,带动农村改水、改路、改厕、改圈、改厨,推广“猪—沼—鱼”、“猪—沼—果”、“猪—沼—菜”等生态农业模式,建设一批生态家园式示范新村。加强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广播电视和电话村村通范围,在实现所有行政村通广播电视、电话基础上,“十二五”期间重点加强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稳步推进互联网入村工程,支持有条件的镇村建设电子图书馆。
2、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1)防洪减灾。实施“两江一河”堤防工程设施配套、涝区综合治理、中小水库除险加固、扶余灌区整合改造等重点水利工程,提高防洪排涝能力和灌区综合生产能力。
(2)农村水利建设。全面实施国家增产千亿斤粮食工程,加快抗旱水源井和灌溉设施建设;以中低产田改造为重点,加大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力度。三年内实现增产粮食3.32亿斤目标。
(3)水资源和水环境。到2015年,全县主要江河、水库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在80%以上。加强重要水源地保护,实施重要供水水域和重要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加强江河、水库管理和水土保持工作。
(三)农村扶贫开发
按照一次规划、分年实施、集中力量、整合资源的要求,实施整村推进和重点攻关。在2015年前,使全县所有的省级重点贫困村分期分批得到有效扶持。开展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稳步推进贫困人口转移就业。
(四)城镇化建设
按照集中优势,扶优扶强的原则,将三岔河、陶赖昭、蔡家沟、新源、肖家等四镇一乡纳入扶余30万人口区域中心城市统一规划,统筹推进;重点扶持五家站、增盛、三井子、弓棚子、大林子、长春岭等6个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中心镇建设,使之成为全县农村生产要素聚集和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载体;结合湿地保护、大金旅游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得胜镇建设,通过财政补助方式支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扶余旅游观光名胜镇。小城镇建设要与农村土地整理有机结合起来,强化村镇规划,优化村庄布局,因地制宜推动农村居民点迁并改造,引导农村居民向中心村集中。
(五)基层民主法治和乡风文明建设
全面推进乡镇“两推一选”和村委会直选,不断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扩大基层民主。积极开展农村普法教育,做好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倡导健康向上、移风易俗的社会新风尚。
(六)促进县域经济全面发展
坚持县域经济以民营化为主的方针,进一步贯彻落实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培育和发展一批中小企业,做大做强一批民营企业。加快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步伐,抓好农业基地、工业园区和小城镇建设,以产业发展促进城镇建设,以城镇建设推进产业发展。经过五年努力,实现财政状况明显好转,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五、突破性发展服务业
坚持以消费需求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加快物流业、商贸业、交通运输业、旅游业、金融保险业、信息服务业、中介服务业、社区服务业发展。进一步加大政策引导,不断扩大服务业规模,优化服务业结构,提高服务业层次,使之成长为拉动经济增长、增加地方税收的支柱产业。
(一)物流业
按照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的目标要求,统筹规划、分类指导、阶段实施,高起点、高标准地实施一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突破性发展现代物流业。“十二五”期间,重点规划建设三大物流园区。
1、扶余物流园区。充分发挥工业集中区大型企业比较集中的优势,对区内现有企业物流资源进行整合,依托铁路货场和102国道、同三高速、科铁线公路,重点建设辐射长、哈、松地区的物流信息中心、工业品集散中心、农副产品配送中心、冷链产品配送中心。
2、陶赖昭物流园区。以陶赖昭铁路货场为重点,依托陶赖昭镇得天独厚的区位交通优势,整合铁路货场、国储粮库装车点、高速公路服务区、工业园区物流资源,建设区域性物流园区和战略装车线,重点加快仓储设施、运输装卸设施、信息化建设。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公、铁联运物流枢纽。
3、长春岭物流园区。充分利用下岱吉码头水运优势,构筑长春岭物流园区,并通过扶松北线、弓长线公路与松原、扶余物流园区对接,形成松原地区最大的水陆联运物流枢纽和第一松花江重要的物流园区。
(二)商贸业
以统筹推进城镇化为契机,结合城市结构调整和老城区改造,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加大投入、连片开发建设和完善商贸流通设施,继续提升商贸业态。大力推进农村集贸市场和商业网点建设,完善农村商品市场网络体系,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和质量。
1、老城区商贸流通设施改造。按照统一规划、成片开发的要求,结合旧城改造,调整和优化老城区商业布局结构,重点抓好火车站至一中之间区域的规划改造,集中建设一批特色商铺和特色商业街,打造有规模、有品味、新业态、较强吸附能力的商贸中心。
2、新城区商贸流通设施建设。通过招商引资建设大型批发市场和商业设施。
3、提升商贸业态。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建设现代大型购物中心,发展品牌总代理、总经销业务,推广连锁经营、超市、购物中心等现代营销方式。
(三)交通运输业
依托公路干线和京哈铁路、松花江水道,加强公路、港口码头和客货运场站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形成由高速公路、铁路、水路运输干线组成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1、公路建设。积极配合国家建设哈大客运专线扶余段,配套建设松陶铁路扶余段。改造提高国道、省道、县道等级标准。全面完成“村村通”公路计划。推进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的稳定的养护资金渠道,加快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进程。
2、水运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下岱吉码头。
3、场站建设。按照建设全国公路运输枢纽城市的要求,以完善客货快速运输系统为重点,围绕铁路、公路、水路,配套建设一批站场,配套和完善设施和功能。规划建设一座集代理、仓储、加工、整合、配送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运输信息中心(物流信息中心),逐步形成以扶余为中心的综合运输网络。
(四)旅游业
以创建新兴旅游产业为目标,突出休闲渡假旅游、水岸风光旅游、农业观光旅游、红色旅游特色,挖掘扶余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打造山水风光、湿地公园、休闲渡假区三大旅游品牌。实施政府主导旅游业发展战略,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开发江山渡假休闲旅游区、珠尔山佛教旅游区、辽金文化旅游区、大金碑湿地保护旅游区等重点旅游景区。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高起点、高标准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形成具有竞争力和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塑造“辽金故地、人文扶余”旅游城市形象。
(五)金融保险业
进一步提升全县金融保险管理水平,增强金融保险服务与保障能力;继续扩大间接融资,规范发展直接融资,支持企业积极进入证券、债券等资本市场融资,不断拓宽市场融资渠道,扩大市场融资规模;深化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支持城市商业银行加快发展,进一步规范和发展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
(六)信息服务业
继续抓好“数字扶余”工程建设,加大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安全工程建设力度,加快在政府管理、社会公共服务、金融、财税、贸易等领域应用步伐,带动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发展。加大信息服务业投入力度,加强现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抓紧发展和完善高速宽带传输网络,进一步提高互联网和数字电视普及率,提高电信、电视、计算机三网融合程度,建设全县综合信息平台。
(七)房地产业
进一步优化住房供应结构,完善房地产用地管理制度,提高房地产开发的科技含量,推进住宅建设向信息化、智能化、生态型和节能型方向发展。在鼓励发展中高档商品房的基础上,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设一批保障性安居住房,重点实施一批生态住宅区、节能型住宅区和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以满足不同收入层次居民的住房需求。中心城区房地产开发,严格按照旧城改造规划,坚持高起点、整片开发。进一步规范房地产交易市场,培育和发展二级市场,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八)中介服务业
积极培育和发展会计、律师、审计、资产评估、税务代理、产权交易、专利、房屋征地和公证仲裁等市场性中介组织和科技中介组织;规范发展各类行业协会、商会组织;引导文体服务中介组织建设;加强中介组织自律体系建设,规范行业执业行为,引导中介组织向规模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九)社区服务业
积极发展以预防、保健医疗服务、文化服务、养老服务、家政服务、物业管理服务为重点的社区服务业,推进社区服务信息网络建设,逐步实现社区服务网络化,形成“困有所帮、难有所助、需有所应”的社区服务格局。
六、科技、教育和人才
确立科技教育优先发展的方针,深入实施“科教兴县”和“人才强县”战略,着眼于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促进科技教育和人才事业全面、协调、健康发展。
(一)科技
坚持“转化成果、支撑发展、引导未来”的方针,把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摆在科技工作的核心位置,促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强化科学普及工作,大力提高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
1、应用技术推广应用。围绕扶余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优先推广水泥、建材、机械、食品加工等重点产业和能源、资源、环保等重点领域的重大关键技术应用。选择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技术、激光技术、新材料技术和农林动植物新品种选育等,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推广专项。加强与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合作,争取把扶余建设成为科技成果中式和转化基地。
2、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面向行业、企业重大关键技术难题攻关项目,加强科技资源整合与利用,建设一批高水平的企业技术中心,推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工程化开发,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强中间试验薄弱环节,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完善科研保障和技术创新服务设施,建设社会化的创新服务网络和平台。完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鼓励科技要素参与收益分配,重奖在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中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引导和扶持创立民营科研机构和科技型企业,支持科技人员创办、领办科技型企业。加速技术要素市场化进程,培育、扶持、规范和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促进科技人才的合理流动和科技成果的转化。
3、科学普及。充分发挥各级科协的组织协调作用,调动科技社团和科普志愿者的积极性,认真实施“科学素质工程”,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提高全民科学技术素质。进一步完善科普工作体系,增加科普投入,加强科普设施建设,重点抓好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建设工程。
(二)教育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方针,合理调整和配置教育资源,巩固基础教育,发展职业教育;可能情况下,发展高等教育。
1、基础教育。进一步巩固提高以农村为重点的九年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学杂费,为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费补助,认真解决好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调整优化教育结构,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引导、规范普通高中发展,促进基础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改革基础教育考试制度和评价制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重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实施城市薄弱学校改造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继续实施校舍安全工程建设,继续实施农村教师资助行动和素质提高工程,建立和完善农村特岗教师和城市教师到农村任教制度。
2、职业教育。大力实施技工人才振兴计划,进一步扩大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水平。依托高职学院、中职学校和社会培训机构,加快构建形式多样、灵活开放的职业教育网络,依法引导、鼓励和规范民办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建立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助学制度。大力发展订单培养,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和创业服务体系,加快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支持优质品牌职业学校实现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办学。
3、高等教育。在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基础上,创造条件发展高等教育。“十二五”期间,按照30万人口区域中心城市需求,力争创办一所职业技术教育学院或大专院校。
(三)人才
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强化“以人为本、人才至上”和“人才资本优先投入”观念,构建政府驱动、市场
主导的人才工作机制,形成强大的人才支撑体系。
1、人才培养。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建设,加快培养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新经济发展急需的紧缺人才、应用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拔一批有培养前途的优秀干部、企业经营者、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通过岗位继续教育和外派深造,加快现有人才知识更新步伐,改善知识结构,盘活现有人才存量。
2、人才引进。积极引进发展高技术产业所需的高级科研人才和法律、金融、外贸、咨询、管理等方面的高级人才,通过政策导向、市场配置等手段不断优化人才增量。围绕重点课题、重大工程建设面向全国招聘一批人才。
3、人才使用。打破论资排辈的选人、用人制度,建立优胜劣汰、能上能下的竞争机制。积极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建立把知识、技术、专利、管理等技术要素参与分配的激励机制,努力形成能充分体现人才价值的氛围,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政策环境。
七、社会事业
(一)人口
重点加强农村和城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进一步健全、巩固和发展县、乡、村人口计生技术服务体系,大力开展优生服务,确保所有育龄人口较好地享有生殖保健服务。全面推进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和关爱女孩行动,逐步建立健全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是独女户、计划生育特困户家庭的奖励扶助制度,引导人们转变生育观念。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积极发展老年事业。
(二)人民生活
通过统筹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农村经济,保证农民收入的稳步增长。重视解决城镇低收入阶层和贫困人口的生活困难,建立健全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和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在经济发展基础上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和最低工资标准。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调节收入分配各项政策,重视就业机会和分配过程的公平,强化对分配结果的监管。逐步建立和完善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和人工成本预测预警等三项制度,使劳动者工资水平与劳动力市场价格相适应。完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形成企业工资决定机制。健全工资支付保障金制度,从根本上预防和解决拖欠职工工资问题。进一步提高居民吃穿用等基本生活质量和消费水平,建立健全各类市场以及公共饮食行业食品安全准入制度,杜绝重大食品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
(三)医疗卫生
以预防保健、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和社区卫生服务为重点,进一步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的建设,提高对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助服务能力。建立健全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合理配置农村卫生医疗资源,在保障基本医疗服务需要的基础上,发展适应不同群体医疗需求、多种类型的医疗保健服务,形成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骨干、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三级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强化社区医疗保健功能,以建立“惠民医院”为载体,创建城市未纳入医保的低收入人群医疗保障体系,建立特困人群医疗救助制度,认真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加快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强化卫生行业职业道德建设,不断提高医疗卫生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对地方病、艾滋病、结核病及传染病等重大疾病的防治工作。加大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投入力度,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十二五”期间,重点加强城市社区卫生设施、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设,实施惠民医院和卫生监督所、结防院(所)等卫生设施建设项目。
(四)广播电视
按照“管理体制基本理顺、运作机制充满活力、舆论宣传形式多样、事业产业全面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发展目标,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十二五”期间,重点实施有线数字电视整体平移工程、乡镇有线电视光缆环网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等主要项目。
(五)体育
继续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构建和完善多元化群众体育服务体系,坚持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全面增强人民体质。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兴办相结合,加快群众体育组织网络、多层次健身设施、特色体育项目、国民体质监测站(点)、社会体育骨干队伍建设,努力实现群众体育组织网络社会化、场地设施多样化、健身指导科学化、体育活动生活化。加大体育公共设施建设力度,建设扶余体育中心等设施。
(六)文化及精神文明建设
1、文化事业。坚持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相协调,加强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加强文化艺术人才培养,进一步繁荣新闻、宣传、文艺、图书、档案等文化事业。大力推进以社区、乡镇为重点的基层文化建设,创新基层文化活动形式,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加强对优秀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利用,完成历史文化资源普查建档和保护规划编制,挖掘整合历史文化资源,打造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将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实现文化资源与经济优势的对接。“十二五”期间,重点实施青少年课外活动中心、博物馆和社区、乡镇文化站改造以及农家书屋等主要文化设施项目。
2、文化产业。重点突出文化旅游、体育休闲、影视传媒、民间工艺等行业,大力发展教育、培训、文化、体育、娱乐、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工艺美术等大文化产业,鼓励各种社会资金投入文化产业,培育和建设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文化企业。加强文化市场管理,规范网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引导文化企业走规模化、品牌化和连锁经营的发展道路。依法保护知识产权,严厉打击制作、走私、贩卖、销售盗版音像制品活动,培育健康有序的文化市场。
3、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以创建文明城市为重点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建设为落脚点,大力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和公共秩序。重点抓好文明单位、文明窗口、文明家庭、文明街道、文明社区和文明乡村创建活动。依法建设“诚信扶余”,综合运用宣传舆论工具开展诚信教育,建立社会信用调查、评估、惩戒、褒奖机制,提高社会的信用度。认真组织实施《扶余县妇女发展规划》、《扶余县儿童发展规划》,促进妇女儿童事业健康发展。
(七)民主与法制建设
1、民主政治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在民主参政和管理社会事务中的参与、监督作用。积极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努力探索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有效形式,维护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加强基层民主建设,扩大人民群众参与管理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的渠道。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和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进一步推行和规范政务、厂务、村务、校务公开,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2、依法治县。建立和完善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地方性规章制度体系,规范财产关系、信用关系和契约关系,维护市场秩序。推进政府工作法制化,从严治政,依法行政。严格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建立健全评议考核制度和违法行政追究制度。进一步完善法律服务体系,加强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工作,为城乡贫弱者提供法律服务,继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体公民的法制观念。推进司法改革,完善司法保障,强化司法监督,健全依法行使权力的制约机制,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促进廉政建设法制化。
3、公共安全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重点加快运管所建设,尽快修建完善新建道路的交通标线、信号灯、交通智能化监控系统等安全设施。加大消防投入,建立城市消防培训中心等消防安全基础设施。全面加强治安防范基础设施建设,在重点地区、重点部位特别是反恐怖工作重点目标建立完善各种物防、技防设施。建立应急指挥中心,提高全县应急处置能力。
4、社会稳定。积极宣传和贯彻《信访条例》,认真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和人民调解工作,积极预防、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依法打击利用宗教进行的非法活动,坚决取缔邪教组织。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工作,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建设“平安扶余”。
5、国防动员和“双拥”工作。积极支持驻扶部队建设,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加强军政、军民团结。高度重视和开展国防教育,提高全民国防意识,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和国防动员工作,加强人防工程建设和人防法制化建设。依法妥善安置退伍、转业军人和随军家属,大力开展军民共建、警民共建活动。
八、改革和开放
(一)深化改革
1、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进一步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和公共服务职能,实现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健全行政决策机制,建立决策咨询和信息支撑体系,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提高行政决策透明度,提高行政决策水平和质量。大力推进依法行政,规范行政行为,明确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的职责权限,推行行政综合执法试点,完善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和行政责任追究机制。按照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实现政府职责、机构和编制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定化,建立健全公务员问责制度和考核、评价、淘汰机制。推进政府管理信息化工程建设,完善电子政务,为社会公众提供优质、高效、规范、便捷的服务。深化事业单位改革。
2、国有资产管理和企业改革。按照权利、义务和责任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监管、经营体系,建立健全国有企业风险防范机制。继续深化企业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大市政公用事业和其他垄断行业改革力度,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
3、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土地流转机制改革,按照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创造条件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改革征地制度和土地征用补偿方式,建立完善的失地失业农民的就业安置和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切实保护好农民的合法权益。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农民宅基地置换城市住房模式。推进以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为重点的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建立完善的农民负担监管、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和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完善农村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制度,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体系,有效降低农业风险。
4、投融资体制改革。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进一步健全和规范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备案制。规范政府投资行为,改进政府投资项目决策程序,建立严格有效的政府投资责任追究制度和社会监督制度。建立和完善政府投融资平台,筹措城市建设资金。积极争取信贷投资,继续扩大招商引资,全面激活民间资金投资项目建设,支持和鼓励企业进入各类融资市场,扩大融资渠道,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
5、现代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商品市场体系,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贸工农一体化、代理制等现代流通方式和组织形式,加强农村市场培育,大力发展农产品流通业,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到城市开办农产品超市。大力发展要素市场,积极鼓励和支持房地产、科技、人才、劳动力、信息等各类生产要素市场加快发展,进一步规范土地和资本市场,完善土地出让和产权交易招标拍卖制度和公平定价机制。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进一步完善市场规则,充分发挥各类行业自律和中介组织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坚决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偷逃骗税和侵犯知识产权等不法行为,建设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网络,健全失信惩戒制度。
(二)扩大开放
1、利用外资。紧紧抓住发达国家和国内经济发达地区资本和产业转移的机遇,积极合理有效地吸收外来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鼓励和支持机械制造、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医药、服装、农产品加工和电子信息产业的重点企业寻求与国际、国内大企业、大财团的交流与合作,引进有利于提升扶余产业水平的加工制造业项目。加快商贸、旅游、房地产、科技、教育、文化等第三产业对外开放步伐,吸引外商投资各类市场建设和物流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基础工作,加强招商引资网络建设,广泛收集信息,不断充实、更新招商引资项目库和外商资源库。大力拓展招商引资渠道,培育和发展招商代理人和中介机构,综合运用专业招商、委托招商、定向招商、会展招商、网络招商等多种方式。合理利用国外政府和国际金融机构贷款,积极运用BOT、TOT、BOO、BTO等国际通行的投融资方式,引导各类资金投向重大项目建设。
2、对外贸易。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扩大对外贸易总量,提高对外贸易质量,着力培育新的对外贸易增长点。
(1)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发展以杂粮杂豆为主的加工贸易出口,延长加工贸易出口产业链,增强深加工和精加工能力,扩大出口规模,提高出口效益。大力发展一般贸易出口,努力扩大装饰板、实木门窗产品出口。不断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提高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
(2)出口市场多元化。在深度开发、巩固发展日本、东南亚等传统出口市场的同时,开拓和扩大欧美、俄罗斯、非洲和中东等新兴市场。
(3)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发挥扶余资源的比较优势,鼓励和支持油母页岩、风电资源等重点资源与外商外企合作。鼓励企业开发境外资源,引导企业赴境外设立进出口贸易公司、办事机构。进一步壮大对外劳务合作经营企业队伍,培育对外劳务合作经营龙头企业,积极拓展外派劳务市场,建立和巩固外派劳务基地。积极探索企业产品进入跨国公司和国际连锁企业购销网络的有效途径,适应新贸易环境的要求,组织企业积极参加国际影响较大、效果较好的贸易洽谈会和专业性博览会。
3、区域经济合作。实施“对接长吉图、融入长哈城市圈”战略,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和资本转移,扩大高新技术产业与“长哈两市”的合作范围和规模,使外地特别是沿海地区资金和技术更大规模进入扶余,使产业发展在更高层次上形成互动互补。
(1)扩大区域性经济技术合作。依托扶余的产业基础和承南启北、连接东西的区位条件,发挥资源、人才和劳动力优势,积极呼应“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战略,不失时机地抓住机遇,承接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和资本转移,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发达地区投资商到扶余投资发展。
(2)积极推进“长哈”城市圈建设。主动把扶余的经济社会发展融入“长哈”城市圈建设总体规划,加强合作与协作,充分发挥扶余的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承担起“长哈”城市圈区域中心城市的义务,促进城市圈交通、产业、市场、科技对接,为吉林北部率先崛起作出贡献。充分利用“长哈”的科技、人才优势,争取高校与科研院所在扶余建设研发高新技术产业的加工转化基地,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依托“长哈”的产业优势,在食品加工、汽车及汽车零部件、机械制造、水泥建材、农产品加工等领域积极开展与“长哈”的合作,发展高附加值产业。
(3)加强区域性交通、通信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是抓好出县快速通道建设,构建区域性的快速便捷交通网络和公共信息平台。着力培育和建设市场体系,积极发展区域性大市场,探索与长春、哈尔滨、松原等邻近城市的合作与协作,共同培育和发展现代物流业。
4、开放环境。加大扶余的形象宣传力度,广泛宣传县情以及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努力提高对外知名度,树立扶余开放形象。进一步完善涉外服务体系,规范和完善行政服务中心、软环境投诉中心,大力推行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投诉问责制,规范行政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保障外来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严格执行《行政许可法》,理顺行政执法体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全面推行收费公示制度。
九、城市建设
(一)城市空间布局
统筹推进城镇化发展,力争10年或更长时间,将扶余打造成为30万人口的区域中心城市。总体构想是:以县城三岔河镇为中心,将南部的新源镇、陶赖昭镇,西部的肖家乡,北部的蔡家沟镇等四镇一乡范围规划为市区。涵盖了扶余省级工业集中区、蔡家沟市级工业园区、陶赖昭市级工业园区、松原市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四个经济发展支撑载体。新扶余市将下设三岔河区、蔡家沟区、陶赖昭区、新源区、肖家区五个市辖区,规划面积1088平方公里,规划人口50万人。城镇体系分为四级:
一级,核心市区。以现有县城建成区为核心,向四周散射拓展,打造核心增长极。具体范围:西起哈大高速铁路火车站,东至新城局102国道西侧;北起石头城子,南至十四号、新安镇一带。市区面积达到3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20万人。
二级,次核心市区。为核心市区集聚区, “1+5”模式,“1”为核心市区,“5”为三岔河镇、蔡家沟镇、肖家乡、陶赖昭镇、新源镇,以“1”为龙头,构建核心增长极;以“5”为拓展,构建区域经济一体化。辖区面积1088平方公里,人口达到30万人。
三级,重点镇。弓棚子镇、三井子镇、增盛镇、得胜镇、长春岭镇。依据各自特色,发挥潜力,优先发展。吸纳人口达15万人。
四级,一般镇和乡政府所在地集居点。政府统筹引导,市场运作推动,结合新农村建设,实现自我发展。吸纳人口10万人。
(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十二五”期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方针是:提升和强化现有优势,突出重大项目建设,强调优化结构和基础设施的配套完善,保持适度超前。要通过政府引导,调动多种投资主体和社会资金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政府投资主要用于公益性项目建设。
1、城市道路建设。进一步完善道路网络,提升道路等级标准,重点实施主干道、次干道拓宽改造和延伸工程。加强城区道路亮化、绿化、美化等配套设施建设,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综合服务功能。建设大型停车场。
2、城市管网建设。从城区长远发展需要出发,在做好管网普查的基础上,编制管网建设综合规划,完成老城区供水、排水、供热、天然气管网建设,加快供电、通信设施地下管网建设。“十二五”期间,重点实施大供水、大供热、大供气项目。
3、电网建设。按照布局合理、适度超前的方针,加强电网规划和建设,大幅度提高供电能力。
4、新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加快城市扩容区建设,配套建设道路、供水、供气、供电、供热和通信管网。
5、市容及环卫设施建设。全面开展“五城联创”活动,加大城区绿化、亮化、美化力度,营造国家级“五城”。“十二五”期间,重点实施城区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工程建设项目。
(三)城市管理
按照公用事业产业化发展、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法制化管理的要求,引入竞争机制,建立政府特许经营制度,坚持统一部署、分类指导、规范完善、分步实施的原则,全面开放公用事业资本市场、经营市场和作业市场。进一步规范完善市政公用事业的政事分开、政企分开、事企分开,使市政企业真正成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市场主体。理顺城管执法体制,推行和完善城管综合执法,逐步解决职能交叉、多头多层执法问题,形成“统一领导、条块结合、以区为主、街道为基础”的城管格局。加强城市管理现代化建设,重点抓好城管执法信息系统、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建设。
十、环境资源和节约型社会建设
坚持开发保护并重、开源节流并举、兴利除害相结合的原则,提高全民的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资源,大力推进城乡环境由生产型向生态型转变,切实保护好山水资源,展现扶余山青水秀环境美的面貌,营造良好人居环境。
(一)环境保护和治理
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强化建设项目环评和“三同时”制度,从源头上防治新污染产生。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发展洁净煤技术,扩大天然气利用范围,增加电力消费比重,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强工业污染源的综合治理,集中力量治理重污染行业。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集中治理污染问题。重视和加强治理服务业和城市生活污染,重点是餐饮业油烟、城镇生活污水、生活噪声治理等。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重点治理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畜禽养殖以及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农膜造成的污染,逐步推行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与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相适应,推广使用生物农药及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使主要农作物和食品达到国际质量安全标准。
(二)优化配置国土资源
正确处理好保护资源与保障发展的关系,提高可持续发展的国土资源保障能力,“十二五”期间,重点加强对土地特别是耕地、水资源和矿产资源管理,建立资源可循环利用的长效机制。
1、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十二五”期间完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布局,积极探索节约和集约用地的新途径、新办法,优化配置土地资源。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保持适度的建设用地供应,保障城镇建设和项目建设需要。加强土地整理,强化土地复垦制度,节约土地资源。
2、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调整。逐步形成以商业性勘查为主体,公益性地质调查、战略性矿产评价与商业性勘查互补的矿产资源勘查调查机制,努力发现一批新矿产地,使资源储量有较大增长。认真贯彻“有限开发、有序开发和有偿开发”的方针,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规划合理控制矿产资源开发总量,严禁乱挖滥采行为,鼓励优先开发可再生资源、可循环利用资源、可综合利用资源。
(三)节约型社会建设
1、推广应用清洁生产技术和节能降耗技术。用清洁生产技术改造能耗高、污染重的传统产业,推进全社会节能节水,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重点加强高耗能行业节能技术改造和节能管理,在企业内部广泛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和工艺,使企业的单位产品能耗、物耗、水耗及污染物排放量有明显下降。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重点耗能大户的节能降耗,确保“十二五”期间单位综合能耗下降目标的完成。积极推进交通运输、商业民用领域和政府机构的节能,加强农业节水灌溉示范工程建设,提高灌溉利用率。依法推进建筑节能工作,大力推广新型墙体材料,逐步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
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制定扶余县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探索相关产业链条的循环模式,按照企业内部小循环、行业之间产业链中循环和全社会层次上的大循环三个层次,构建循环经济发展体系。“十二五”期间,重点抓好发展循环经济的试点工作,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广。
十一、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
(一)促进就业
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促进城乡劳动者统筹就业,保持就业形势的基本稳定。
1、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继续落实再就业政策,形成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就业政策体系。
2、拓展就业渠道。大力发展就业容量大,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的二、三产业,鼓励城乡集体、个体私营企业发展,鼓励和扶持下岗失业人员通过兴办经济实体自谋职业。
3、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就业服务体系。把职业培训作为促进就业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措施。有重点地组织实施再就业培训、劳动预备制培训、转移培训和创业培训,积极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程,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统筹城乡劳动者就业,逐步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以完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为重点,建立“金保工程”。
(二)社会保险
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逐步提高支出比重,实现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方式多层次、管理服务社会化。
1、养老保险。继续完善配套政策,规范个人帐户管理,建立起比较规范的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实现企业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开展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试点工作,逐步形成覆盖城乡的养老保险体系。
2、失业保险。建立失业保险待遇与缴费适当挂钩机制,通过将失业保险基金适当用于职业培训、职业介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等,基本形成失业人员基本生活保障和促进再就业机制。
3、医疗保险。基本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大额医疗费统筹、补充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四位一体的医疗保险体系,初步建立适合不同人群特点和满足多层次医疗需求的医疗保障制度。完善医疗保险各项配套政策,健全医疗保险服务体系。
4、工伤保险。按照工伤保险与安全生产、事故预防相结合的原则,完善工伤保险制度。建立行业差别费率和浮动费率,促进企业安全生产和事故预防。制定公务员工伤保险制度,使工伤保险覆盖到全县各类用人单位。
5、生育保险。合理控制生育保障水平,规范生育保险项目给付条件和给付标准。建立公务员生育保险制度,逐步扩大生育保险覆盖范围,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强化基金管理,提高生育保险保障能力。
(三)社会福利
推进福利事业社会化进程,加大社会福利投入力度,加强福利院、老年公寓、殡葬场所和优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农村“福星工程”建设,以提高集中供养比例为重点,完善乡镇福利院配套设施。积极发展残疾人事业,重点抓好扶助贫困残疾人和加强基层组织两项工作,解决好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维权等问题,提高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水平。
(四)社会救助
进一步加强救灾工作,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灾害救助和应急救援体系。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扎实推进农村特困户的救助工作,优先将符合条件的重度残疾家庭、艾滋病和地方病致困家庭纳入特困救助范围,坚持严格政策、阳光操作、规范管理。健全和完善城乡贫困群众重大疾病医疗救助体系,对城市低保对象、农村特困户、五保户、特困优抚对象患重大疾病的进行医疗救助。健全和完善分级管理、分级负担的救灾机制,逐步提高社会救济标准,健全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机制,规范社会捐赠,大力发展社会慈善事业。
(五)安全生产
健全和完善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制度,组织开展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等工作,建立重大危险源管理信息系统和安全监控体系,加大重大事故预警、防范、控制技术装备等方面的投入。加强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开展重大事故隐患辩识和风险评估,建立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制度和监控信息系统。继续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重点加大非煤矿山、化工、烟花爆竹、民爆器材、建筑、特种设备、交通运输和职业卫生安全等方面的整治力度。推广安全生产技术装备与新工艺、新材料,促进安全科技成果产业化,大力发展劳动防护用品产业,提高职工个体防护装备水平,落实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装备配置。加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进一步整合现有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援资源,督促企业建立应急处置预案,构建统一、规范、科学、高效的全县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
十二、规划实施
(一)规划实施机制
本规划纲要是未来五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主要体现县政府的战略意图和工作重点,是政府引导市场、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依据。发挥“十二五”规划的战略性、宏观性、政策性作用,围绕本纲要的目标和任务,编制和实施重点专项规划、行业规划。本纲要经县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将及时向社会公布。要通过深入宣传,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和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县政府意图与政策导向,关心和参与规划实施。
在规划实施过程中,通过编制和实施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财政年度预算,分年度落实本纲要提出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县政府各部门和乡镇政府要结合本部门、本地区实际,认真制定具体措施,贯彻落实本纲要提出的目标、任务。
(二)规划实施保障机制
实现本规划纲要的目标任务,主要运用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同时,政府要加强政策引导,通过完善公共财政政策、贯彻落实产业政策、组织实施重点项目建设,为规划实施提供保障。
1、完善公共财政政策。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合理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县级财政支出向农村倾斜,向社会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倾斜,向困难地区、困难群众倾斜。加强政府对投资项目的引导。逐年增加财政对重点建设项目的投入,加大对工业、农业产业化和商贸市场建设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按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原则,政府在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就业和社会保障、生态环境、水利、交通、能源、信息化、安全生产、防灾减灾等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推动或直接投资建设一批重点工程。
2、贯彻实施国家产业政策。在国家产业政策指导下,结合扶余实际,适时制定扶余县支持鼓励和限制产业实施目录。按照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加强对全县产业发展、社会事业发展、城乡协调发展、技术创新、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等相关政策的统筹协调,提高政策调节经济运行效果。
3、加强重点建设。为了实现本纲要确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必须实施一批有利于发挥扶余产业优势,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促进经济与社会、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重大工程。“十二五”期间,规划建设重点项目160项,总投资约700亿元,其中,工业及技术改造项目69项,总投资约232亿元;能源及交通设施建设项目12项,总投资约313亿元;农业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6项,总投资约73亿元;服务业及市场建设项目18项,总投资约29亿元;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广播电视等社会事业建设项目11项,总投资约8亿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4项,总投资约44亿元;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项目10项,总投资约1亿元。
(三)评估修订机制
县发改局要加强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监测,定期向县政府报告,自觉接受县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检查。在规划实施的中期,要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中期评估。经中期评估需要修订本规划时,修订方案要报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